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技术与总体设计
-
摘要:
具有优良雷达波隐身性能的现代化水面舰船是各海军强国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往国内舰艇的雷达波隐身技术虽已有初步应用,但层次还较低,舰船的隐身性设计未能形成自顶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总体设计未能充分牵引系统、设备单位的雷达波隐身技术的研究。简要介绍国内、外雷达波隐身技术发展概况,通过对国内护卫舰雷达波隐身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雷达隐波身技术措施对总体设计的影响以及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体系和流程,以及雷达波隐身设计和控制程序,并以此指导某型舰的总体设计,可为今后水面舰船开展雷达波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隐身技术 /
- 水面舰船 /
- 总体设计 /
- 雷达散射截面(RCS)
Abstract:具有优良雷达波隐身性能的现代化水面舰船是各海军强国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往国内舰艇的雷达波隐身技术虽已有初步应用,但层次还较低,舰船的隐身性设计未能形成自顶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总体设计未能充分牵引系统、设备单位的雷达波隐身技术的研究。简要介绍国内、外雷达波隐身技术发展概况,通过对国内护卫舰雷达波隐身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雷达隐波身技术措施对总体设计的影响以及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体系和流程,以及雷达波隐身设计和控制程序,并以此指导某型舰的总体设计,可为今后水面舰船开展雷达波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
张维俊. 舰船隐身面临的挑战及技术发展展望[J]. 中国舰船研究,2007,2(6):46-49. ZHANG Weijun. Threats to the stealth ship and prospects of stealth technology[J].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2007,2(6):46-49.
钟华,李自立.隐身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杨德庆,常少游. 舰艇外形雷达隐身设计方法[J]. 船海工程,2006,35(4):11-14. YANG Deqing,CHANG Shaoyou. On the shape stealthy design methods of naval vessels[J].Ship & Ocean Engineering,2006,35(4):11-14.
杨飏,杜晓佳,洪明. 舰船封闭式桅杆雷达隐身优化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53(3):390-396. YANG Yang,DU Xiaojia,HONG Ming. Radar stealth optimization analyses of closed-wide mast of warship[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3, 53(3):390-396.
朱英富,张国良. 舰船隐身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黄祥兵,陈霖,王志国. 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研究[J]. 船海工程,2002(2):1-4.
杨屹,程虹,王青.高耐波隐身船型设计[J]. 舰船科学技术,2010,32(9):3-7,15. YANG Yi,CHENG Hong,WANG Qing. Research on high sea-keeping and stealth of naval ships[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32(9):3-7,15.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9
- HTML全文浏览量: 84
- PDF下载量: 514
- 被引次数: 0